2023年以来,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山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推动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升依法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
商事登记质量进一步提升。健全并形成“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服务模式,许可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将办理频次较高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核准等54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照通办”改革范围,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效益不断显现。积极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双向推送制度。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干部包联、“政商沙龙”、领导干部走流程等方式深入企业,主动为市场主体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二)提升依法监管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开展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确保监管到位。药械化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领域开展监督检查排查风险隐患,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工业产品安全监管持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不断深化。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整治等行动,推进智能化监管。
(三)打好执法“组合拳”,净化市场环境。
民生领域执法成效显著。聚焦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违法广告、知识产权等方面,集中力量,重拳出击,查办一批违法案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提速落地,全面实施“包保制”“清单制”。开展“食安宝山护民生”等10余项整治工作。全力整治乡村振兴市场监管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黑土经营行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违规违法行为。
(四)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做好全国12315平台与12345平台对接工作,进一步构建高效的消费维权部门协作机制和社会共治机制。在保障12315热线为主渠道的同时,通过12315平台互联网端、移动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等多种途径快速反映市场监管领域的消费咨询和投诉举报问题,确保群众诉求及时解决。
(五)加强规范化建设,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执法资格管理,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调、离、退等人员的执法资格及时清理并动态调整,确保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合法有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制度机制,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积极发挥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采取二对一交叉互评方式,实现以评促改、以评引学,进一步提升办案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制度,制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促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六)落实公平竞争审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进一步规范公平竞争审查,根据《双鸭山市关于开展备案报告试点工作的通知》,采取季备案、年报告方式,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厉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目前,全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共会审文件18份,抽查文件11份,未发现违规文件。
(七)加强法治宣传,营造全民守法氛围。
强化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印发《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山分局2023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山分局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普法前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切实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内部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执法人员法治思维。通过定期组织市场监管“业务大讲堂”等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的市场监管“铁军”。加强普法活动,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食品安全宣传月等重要宣传时间节点通过“个案说法”、“现场讲法”等方式举办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加强对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普法。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执法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市场监管任务众多,监管压力持续增大,基层行政执法力量不足,人员知识结构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监管形势,与全面深入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还有一定差距。
(二)法治营商环境仍需提升。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针对民生领域执法力度仍需加强,市场公开公平环境仍需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仍需优化。
(三)现代化监管手段欠缺。对标对表先进发达地区,在线监管设备不足,传统监管模式较多,网络化、自动化监管手段不充分,发展理念还有差距。
三、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坚持高站位,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一是加强
组织领导,完善法治建设机制。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责任,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对全局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各项任务,推动全局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法治责任保障。参与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和法治工作要点,明确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分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制度,并按照“四个体系”要求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落实。三是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做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法报告,自觉做带头学法、克己守法、规范用法的先锋和表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书记讲法治课。
(二)坚持高标准,推进规范决策依法行政。一是严格依法依规决策,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凡重大事项一律经班子集体决定。二是深入落实救济机制,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三是大力推行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动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清单(试行)》,规范自由裁量权,不断提高基层治理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理论武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党对市场监管法治工作的领导,努力提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水平。
(二)健全执法机制。优化行政执法流程,加强执法工作创新,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积极实施联合执法、柔性执法,推进智慧监管、信用监管,让市场监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三)强化普法宣传。利用市政府网站、单位微信公众号和有关宣传媒体,面向广大群众、市场主体,大力宣传有关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法治宣传实效性。
(四)提升监管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干部法律法规培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不断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维护,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转变作风,提升为市场主体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