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岭东区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
为详细了解区属规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通过密切跟踪经济发展数据、入企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区属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区属工业发展现状
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较上年同期减少3户。其中:煤炭开采企业2户、煤炭洗选企业6户、非煤矿山企业1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户、机械加工企业2户、建材企业1户、供热企业1户。
(一)从主要指标看。受鼎润洗煤、远东科技两户重点企业战略重组影响,年初以来,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呈现低开高走的发展态势,1-5月份,同比下降20.9%;6月份,在重组后的2户企业(盛德洗煤、东辉选煤)升规入统的影响下,实现了止跌回升,1-6月同比增长7%;1-8月份,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比增长1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在4县4区中增幅排名中排序第3位。
(二)从生产效益看。1-8月份,区属规上工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41.4%;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42.9%;利税1.4亿元,同比增长5倍;利润0.5亿元,同比扭亏增盈0.6亿元。
(三)从重点企业看。1-8月份,锦旸煤业、长山矿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1倍、2.9倍;中双石墨产值同比增长1.5倍。新入规的两户企业盛德洗煤、东辉选煤与重组注销的原企鼎润洗煤、远东科技去年同期产值相比分别提高了50.4%、12.9%。瑞丰煤业受原料煤价格上涨及双选路修路运输不便等因素影响,产值同比下降21.6%,并于8月初停产。
(四)从产业项目看。年初以来,全区共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产业项目13个,其中:省级百大项目1个,市级百大项目7个。东盛、盟度、大顺等煤矿提能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到“十四五”末期,全区的煤炭产能预计由目前的78万吨提高至360万吨;中双石墨采选二期项目竣工投产,石墨精粉产能达到14万吨;启源佰草已完成对中草药切片、饮片等加工设备的安装,目前正在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望填补我市在医药加工产业发展方面的空白;总投资7亿元的中船风电项目,现已通过企业内审和20个风机点位选址,有望填补我区在电力产业特别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空白。同时,总投资2亿元的中钒联高纯钒生产加工项目、总投资近亿元的钢管深加工项目等在积极开展项目前期,为我区工业经济的转型高质量发展插上了加快腾飞的翅膀。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煤炭工业总产值在规上工业中的占比达80%,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缺乏回旋空间,极易受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或个别煤炭企业产量不稳影响发生明显的起伏波动。
(二)产业层次偏低。开采洗选业企业数量在区属工业中的占比达71%,制造业企业仅有3户。工业产品主要以原材料输出和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
(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风电、钒加工、钢管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项目谋划或项目前期阶段,石墨新材料产业也还暂时处于原材料输出阶段。
三、工作建议
综合考虑我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产业项目推进情况,今后一段时期,区属工业振兴发展的基础在煤炭,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抓好煤炭、钢铁、石墨新材料等产业链的延伸。
(一)以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为抓手提档升级煤炭产业。以打造煤炭产业优势产能释放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山磊、大顺、东盛等煤炭企业提能改造进程和双垄煤矿新建矿井建设,释放优质煤炭产能,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高效、安全发展,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要把推动智慧矿山建设做为我区落实“数字龙江”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提升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同时,抢抓全区及全市煤矿提能改造、煤源保障全面提升的有利契机,积极盘活、重组洗选行业存量资源,谋划、建设煤电、煤化、煤气项目,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加快煤炭资源清洁利用,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二)以提升供给保障能力为抓手做大做优新材料产业。随着中双石墨采选二期项目的竣工投产,石墨精粉产能达到14万吨,但考虑实际开采的矿石品位(15%左右)大于详勘平均品位(10.5%),按年开采124万吨石墨矿石的设计产能计算,尚有一部分可供开发的精粉产能挖潜空间,要鼓励中双石墨再新建一条浮选生产线,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为我市未来继续引进石墨精深加工项目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受小鳞片石墨资源品种限制,石灰窑矿区的产业链条延伸至负极材料后已基本无可提升空间。建议一方面要加快推动西沟超大型石墨矿区《优化整合方案》的审批工作,另一方面,鼓励、引导中双石墨等区内企业参与对宝清县锅盔山石墨资源(大鳞片矿床)的开发利用,打通资源瓶颈限制,抢抓产业发展主动。
(三)以补链、延链为抓手发展壮大冶金循环配套产业。要抓住我市钢铁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建设集中期的有利契机,在服务、助力建龙集团发展的同时,积极谋划、建设一批钢产品、钒产品深加工及钢渣、钒渣等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中钒联高纯钒生产加工、钢管深加工等项目前期工作,促其早日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推动中船风电项目落地建设,在填补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空白的同时,也为未来延伸钒产品产业链条,谋划、建设钒液流电池等项目增强产业协同配套能力。
(四)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抓手做优做强机械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区属规上企业金德工贸、金诺恒业及有望今年升规的德盟机电都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及科技含量较高的拳头产品。要通过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首台(套)创新产品等方面政策、鼓励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措施,支持研发新产品特别利用新一代通信技术(5G)研发人工智能产品。鼓励、引导企业尽快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完成企业节点注册,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同时,通过组织煤炭企业参加矿山机电产品推荐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我区机械加工企业主打产品的竞争力,支持企业发展。
(五)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培育生物经济新引擎。岭东区虽然耕地面积较少,但在中草药、食用菌、鲜食玉米、果蔬等特色种植方面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要积极谋划、引进一批杂粮加工、高端食品制造、中草药精深加工及食用菌、鲜食玉米、酱菜包装项目,大力发展生物经济。当前,重点帮助启源佰草有限公司早日获取药品生产许可证,填补我市“药字号”空白。同时,围绕牧昌牧业万头种牛繁育基地项目,积极引进饲料加工、肉类食品加工等产业项目入驻我区,培育区属工业新引擎。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加大线上营销力度,拓展农畜产品营销渠道,搭建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业、工业、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推动“种得好”“养的好”向“卖的好”转变。
(六)健全完善规上工业企业运行监测调度机制。要改进单纯依据企业产值分析经济运行情况的做法,将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经济效益(产值、收入、利润)、主要产品价格波动等指标数据一并纳入经济运行分析体系。要做好主要经济指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公布前的预测分析和公布后的总结分析,对年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要做到旬调度、月分析,提前研判、提前预警、提前应对。要健全完善区领导包保服务规上企业和临规企业“六必访”(企业创业孵化时、经营困难时、登记纳统时、战略调整时、增资扩产时、筹备上市时)工作机制,对产值下降、停产及亏损的企业要及时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制定帮扶措施,一企一策,点对点帮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周期所面临的“急难愁盼”。
撰稿人:张光武